聚磷酸銨在不同作物上的應用研究【2020年度】
一、不同規(guī)格的聚磷酸銨在不同土壤中有效磷的變化規(guī)律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材料:250ml三角瓶;川恒中等聚合度聚磷酸銨(M-APP,平均聚合度8-10,聚合率≥95%);川恒低聚合度聚磷酸銨(L-APP,平均聚合度2-5,聚合率≥70%);11-44-0磷酸一銨(MAP);蒸餾水;
土壤類型:新疆堿性土、甘肅武威堿性土、遼寧錦州酸性土。
檢測指標:實驗用土準備:試驗所用土壤自然風干,磨碎后過2mm篩,混勻后測定土壤含水率,加水保持施肥后土壤含水率為18%。施肥前檢測試驗土樣各項養(yǎng)分含量。
土壤類型 檢測指標 | 新疆堿性土 | 甘肅武威堿性土 | 遼寧錦州酸性土 |
pH值 | 7.9 | 8.7 | 4.2 |
有效磷(ppm) | 85 | 20 | 176 |
實驗處理安排:設計四種不同磷肥處理:CK、M-APP、L-APP、MAP
試驗處理設計如下表所示:
處理 | 土壤 | 土壤用量(g) | 磷肥 | 磷肥用量P2O5(mg) |
CK | 實驗用土 | 100 | 未施磷 | 100 |
MAP | 實驗用土 | 100 | 11-44-0磷酸一銨 | 100 |
L-APP | 實驗用土 | 100 | 川恒18-58-0低聚APP | 100 |
M-APP | 實驗用土 | 100 | 川恒14-65-0中聚APP | 100 |
2、試驗結果展示
(1)在新疆堿土中,磷酸一銨被土壤快速固定,10d有效磷被固定了68%,到第25d左右,土壤中有效磷水平降至很低,接近未施磷處理;而聚磷酸銨隨著時間推移緩慢水解釋放磷,相同磷養(yǎng)分投入,10d左右聚磷酸銨處理有效磷水平超過了磷酸一銨。
圖1 新疆堿性土各處理組有效磷變化情況
與正磷酸鹽相比,川恒聚磷酸銨能調(diào)節(jié)堿土向中性變化。pH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施入三種磷肥的新疆堿土pH均有下降趨勢。川恒聚磷酸銨處理與正磷酸鹽處理相比,施用聚磷酸銨更能把土壤pH向中性調(diào)節(jié)。
圖2 新疆堿性土各處理組pH值變化情況
(2)在甘肅武威堿土中,正磷酸鹽(MAP)在土壤中隨著時間推移被土壤固定,20d時固定55%左右,40d固定65%左右,川恒兩種聚磷酸銨(L-APP、 M-APP)隨著時間推移緩慢水解,有效磷水平逐漸升高,在相同磷投入量的條件下,30d左右L-APP有效磷水平高于MAP,40d左右M-APP高于MAP,90d左右M-APP 高于L-APP。
圖3 武威堿性土各處理組有效磷變化情況
不同磷源施入土壤后pH變化趨勢如下圖4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磷肥的投入降低了搖瓶土壤pH值,其中聚磷酸銨的投入更能把土壤向中性調(diào)節(jié),與正磷酸鹽處理(MAP)相比,pH差異最大是在30-40d這一時間段,這與聚磷酸銨水解-有效磷變化趨勢的規(guī)律相符合。
圖4 武威堿性土各處理組pH值變化情況
(3)在遼寧錦州強酸性土壤中,正磷酸鹽被土壤固定較緩慢,有效磷的固定主要出現(xiàn)在40d以后,聚磷酸銨處理的有效磷水平在60d時超越磷酸一銨處理。
圖5 遼寧錦州酸性土各處理組有效磷變化
在強酸性土壤中,聚磷酸銨處理與正磷酸鹽處理相比,pH變化趨勢沒有差異。
圖6 遼寧錦州酸性土各處理組pH值變化
二、不同規(guī)格聚磷酸銨對四川玉米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四川省什邡市馬井鎮(zhèn)雙石橋村。
試驗地基本情況:
堿解N | 有效P | 速效K | pH值 |
119ppm | 30ppm | 98ppm | 5.7 |
試驗處理:試驗各施肥處理在保證氮源和鉀源盡量一致的情況下,設計5種不同的磷肥施肥組合:CK,不施磷肥處理;MAP,磷肥全部由11-44-0磷酸一銨提供;L-APP,30%磷肥由川恒低聚聚磷酸銨(18-58-0)提供,70%磷肥由11-44-0磷酸一銨提供;M-APP,30%磷肥由川恒中聚聚磷酸銨(14-65-0)提供,70%磷肥由11-44-0磷酸一銨提供;C-APP,磷肥全部由云南某廠家聚合率約為30%的“聚磷酸銨”(14-45-0)提供。試驗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所有肥料都是底肥一次性施入,具體施肥量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 各試驗處理純養(yǎng)分投入量
處理 | 氮源 | 磷源 | 鉀源 | N(kg) | P2O5(kg) | K20(kg) |
CK | 尿素 | 無 | 硫酸鉀 | 8.59 | 0 | 4.46 |
MAP | 尿素、MAP | MAP | 硫酸鉀 | 8.59 | 7.06 | 4.46 |
L-APP | 尿素、L-APP | 30% L-APP、70% MAP | 硫酸鉀 | 8.59 | 7.06 | 4.46 |
M-APP | 尿素、M-APP | 30% M-APP、70% MAP | 硫酸鉀 | 8.59 | 7.06 | 4.46 |
C-APP | 尿素、C-APP | C-APP | 硫酸鉀 | 8.59 | 7.06 | 4.46 |
表2 各試驗處理實際施肥量
每畝肥料用量(kg/畝) | ||||||
處理 | 尿素 | 硫酸鉀 | MAP | L-APP | M-APP | C-APP |
CK | 18.68 | 8.92 | ||||
MAP | 15.27 | 8.92 | 15.69 | |||
L-APP | 14.86 | 8.92 | 10.99 | 3.65 | ||
M-APP | 15.30 | 8.92 | 10.99 | 3.26 | ||
C-APP | 13.91 | 8.92 | 15.69 |
2、試驗結果展示
農(nóng)藝指標情況
對玉米各生育期株高、鮮重以及干重等地上部分農(nóng)藝性狀分析,其結果如下表3所示,川恒聚磷酸銨處理在玉米株高、鮮重、干重三項生長指標都顯著高于常規(guī)施磷處理以及磷空白處理,這種差異主要是出現(xiàn)在拔節(jié)期到灌漿成熟期(播種后50d-85d),C-APP處理與川恒兩種APP處理相比,株高低于川恒APP處理,而鮮重、干重沒有明顯差異。
表3 玉米各施肥處理地上部分性狀統(tǒng)計
處理 | 株高(cm) | 鮮重(kg) | 干重(g) |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灌漿期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灌漿期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灌漿期 | |
CK | 40.0 | 92.6 | 188.7 | 0.44 | 0.98 | 1.75 | 28.7 | 53.6 | 114.1 |
MAP | 39.4 | 92.3 | 185.5 | 0.38 | 1.10 | 1.78 | 24.8 | 78.6 | 116.1 |
L-APP | 40.2 | 94.9 | 192.2 | 0.41 | 1.30 | 1.83 | 26.7 | 83.7 | 119.3 |
M-APP | 39.9 | 94.4 | 194.7 | 0.36 | 1.35 | 1.86 | 23.5 | 88.9 | 121.3 |
C-APP | 39.3 | 92.3 | 190.1 | 0.42 | 1.20 | 1.86 | 27.4 | 87.7 | 121.3 |
考種情況
對玉米各施肥處理小區(qū)進行考種測產(chǎn)(每個試驗小區(qū)取50個玉米鮮穗),統(tǒng)計玉米單穗禿尖長、穗行數(shù)、穗長、鮮玉米單穗鮮重,其結果如下表4所示。玉米各施肥處理具有相同的種植密度,每畝3000苗,計算畝產(chǎn)川恒兩種聚磷酸銨處理有增產(chǎn)效果,與常規(guī)磷肥處理MAP相比,L-APP M-APP兩個處理增產(chǎn)分別為6.7%和4.5%。C-APP與MAP處理相比畝產(chǎn)沒有明顯差異。分析畝產(chǎn)構成因素發(fā)現(xiàn),在畝玉米穗固定的情況下,川恒聚磷酸銨的施用主要影響玉米鮮穗穗長,進而達到增產(chǎn)效果。
表4 玉米考種、測產(chǎn)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處理 | 禿尖 (mm) | 穗行數(shù) | 穗長 (cm) | 單穗鮮重(kg) | 計算畝產(chǎn)(kg/畝) |
CK | 4.7 | 12.9 | 20.4 | 0.31 | 942 |
MAP | 4.4 | 12.9 | 20.7 | 0.31 | 939 |
L-APP | 4.4 | 12.9 | 21.2 | 0.33 | 1002 |
M-APP | 4.5 | 12.9 | 21.0 | 0.33 | 981 |
C-APP | 4.6 | 12.0 | 20.0 | 0.31 | 930 |
農(nóng)化分析
玉米三個關鍵生育期進行取樣(苗期根莖葉混合樣,拔節(jié)期莖葉、根系,灌漿期莖葉、玉米穗),分組織統(tǒng)計玉米干重、檢測磷含量,計算各生育期磷積累量以及磷利用率。其結果如下表(圖)所示。根據(jù)統(tǒng)計計算結果,玉米對磷的吸收主要是拔節(jié)-灌漿這一時間段(播種后40-85d),吸收磷占總吸收量65%以上,苗期-拔節(jié)期吸收磷占總吸收量30-35%左右。從各施肥處理磷利用率來看,川恒兩種聚磷酸銨處理磷利用率最高,分別達到19.6%、28.2%,顯著高于其它兩個施磷處理MAP(8.5%)、C-APP(3.4%)。
表5 玉米各施肥處理磷利用率計算
處理 | 單株干重(g) | 單株磷積累量(mg) | 磷利用率(%) |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灌漿期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灌漿期 | ||
CK | 28.7 | 53.6 | 302.2 | 118 | 174.7 | 751.3 | |
MAP | 24.8 | 78.6 | 330.5 | 97 | 268.8 | 811.0 | 8.5 |
L-APP | 26.7 | 83.7 | 357.5 | 118 | 272.9 | 888.5 | 19.6 |
M-APP | 23.5 | 88.9 | 376.0 | 106 | 274.7 | 948.5 | 28.2 |
C-APP | 27.4 | 87.7 | 335.2 | 116 | 272.7 | 774.9 | 3.4 |
圖1 玉米各生育期磷積累量統(tǒng)計
三、不同規(guī)格聚磷酸銨以及不同添加比例對甘肅玉米生長的影響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甘肅省武威市黃羊鎮(zhèn)。
試驗地基本情況:土壤有機質1.0%,堿解氮含量38mg/kg,有效磷含量12.3mg/kg,速效鉀含量105mg/kg,pH值8.5左右。
試驗處理:根據(jù)試驗地區(qū)玉米常規(guī)施肥方式,將80%的氮肥,100%的磷肥,100%的鉀肥作為底肥在播種前一次性底施,20%的氮肥在拔節(jié)期和喇叭口期分兩次追施。以等養(yǎng)分為原則,試驗各處理編號如下表所示
表1 處理組設置
處理編號 | 處理說明 |
CK0 | 無磷源處理 |
CK1 | 磷源為100%DAP,規(guī)格為15-42-0 |
CK2 | 磷源為100%MAP,規(guī)格為11-55-0 |
L1 | 磷源為20%低聚APP加80%MAP |
L2 | 磷源為30%低聚APP加70%MAP |
M1 | 磷源為20%中聚APP加80%MAP |
M2 | 磷源為30%中聚APP加70%MAP |
備注:DAP為市場購買,規(guī)格為15-42-0;MAP為市場購買,規(guī)格為11-55-0;低聚APP為川恒公司自產(chǎn),規(guī)格為18-58-0;中聚APP為川恒公司自產(chǎn),規(guī)格為14-65-0。
2、試驗結果展示
考種分析
添加聚磷酸銨后,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的穗粒數(shù)和籽粒重,進而顯著影響產(chǎn)量。
表 3 各處理考種結果
處理 | 株高(cm) | 莖粗(mm) | 穗長(cm) | 禿尖長(cm) | 穗粒數(shù) | 籽粒重(g) | 百粒重(g) |
CK0 | 269.4a | 21.83a | 18.1b | 3.0ab | 446c | 148.7c | 38.9a |
CK1 | 260.5ab | 22.89a | 20.3ab | 3.4a | 491bc | 166.5bc | 41.0a |
CK2 | 250.0bc | 23.02a | 18.2b | 1.7bc | 484bc | 161.6c | 41.5a |
L1 | 265.1ab | 23.75a | 21.2a | 1.3c | 645a | 211.6ab | 39.8a |
L2 | 262.2ab | 22.71a | 21.6a | 2.8abc | 609ab | 174.5bc | 41.5a |
M1 | 264.8ab | 23.91a | 20.7ab | 1.7bc | 637a | 206.1bc | 37.4a |
M2 | 241.9c | 23.91a | 21.1a | 1.7bc | 601ab | 238.2a | 41.4a |
注: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顯著水平(P < 0.05)。
產(chǎn)量分析
對各處理組進行實收測產(chǎn),具體見下表所示。二銨處理(CK1)、一銨處理(CK2)與無磷處理(CK0)產(chǎn)量差距不大,說明一銨、二銨中磷的利用效果不明顯;聚銨處理(L1、L2、M1、M2)產(chǎn)量明顯高于三個對照處理,且添加30%聚銨的處理(L2、M2)產(chǎn)量明顯增高,且M2處理高于L2處理。說明添加30%中聚APP對玉米增產(chǎn)效果更佳。
表 4 各處理實際測產(chǎn)結果
處理 | 籽粒產(chǎn)量(kg) | 水分 | 換算后籽粒產(chǎn)量(kg) | 面積(畝) | 畝產(chǎn)(kg/畝) |
CK0 | 294.5 | 30.0% | 234.7 | 0.38 | 611.2 |
CK1 | 364.1 | 29.7% | 291.8 | 0.48 | 607.9 |
CK2 | 380.3 | 30.0% | 303.5 | 0.48 | 632.3 |
L1 | 413.4 | 30.1% | 329.4 | 0.48 | 686.3 |
L2 | 436.6 | 29.8% | 349.4 | 0.38 | 909.9 |
M1 | 470.6 | 30.3% | 373.9 | 0.48 | 779.1 |
M2 | 460.4 | 31.0% | 362.2 | 0.38 | 943.1 |
四、川恒中聚APP對東北花生、水稻、玉米生長的影響
(一)、東北花生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遼寧省北鎮(zhèn)市中安鎮(zhèn)。
試驗地基本情況:示范點面積4畝,試驗地速效鉀、堿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有機質含量高,pH值中性偏酸,沙土質,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示范點土壤基礎養(yǎng)分情況
示范點 | 指標 | ||||
堿解氮(ppm) | 有效磷(ppm) | 速效鉀(ppm) | 有機質(g/kg) | pH | |
北鎮(zhèn)市中安鎮(zhèn) | 65 | 62 | 102 | 13.7 | 6.2 |
種植情況:試驗地花生種植行距0.4m,株距0.25m,每畝約6500苗左右,每年4月中下旬-5月中旬下種,10月收獲,生育期120-150天,施肥以底施為主,生育中期不追肥,花生自身根系能與固氮菌形成根瘤,自身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底肥以低氮高磷高鉀復合肥為主。
試驗處理:以某品牌17-17-17復合肥處理對照,試驗組為12-18-15含APP(14-65-0)的復合肥處理,每畝用量都為50kg,純養(yǎng)分投入量對照處理比APP復合肥處理高6個養(yǎng)分。
表2 處理組設置及養(yǎng)分投入
區(qū)域 | 處理 | 施肥 | 純養(yǎng)分投入(kg/畝) |
北鎮(zhèn)市大屯鄉(xiāng) | CK | 某品牌 17-17-17復合肥,50kg/畝,底施 | N:8.5 P2O5:8.5 K2O:8.5 |
M | 12-18-15 含APP復合肥 50kg,底施 | N:6.0 P2O5:9.0 K2O:7.5 |
2、試驗結果展示
抽樣考種情況
在相同種植密度下,統(tǒng)計畝產(chǎn)M處理比CK處理每畝高61kg,增產(chǎn)19%,增產(chǎn)效果顯著。考種分析畝產(chǎn)構成因素發(fā)現(xiàn),M處理施用含APP 12-18-18與對照CK處理相比,莢果數(shù)、成莢率、單莢果重都有顯著增加,計算畝產(chǎn)增產(chǎn)28%。
表3 考種結果、畝產(chǎn)統(tǒng)計
區(qū)域 | 處理 | 單株莢果數(shù) | 成莢率(%) | 單果重(g) | 畝株數(shù) | 計算畝產(chǎn)(kg/畝) | 統(tǒng)計畝產(chǎn)(kg/畝) |
北鎮(zhèn)市中安鎮(zhèn) | CK(對照) | 48 | 63.95 | 1.46 | 7000 | 314 | 377 |
M(含APP) | 54 | 70.37 | 1.51 | 7000 | 402 | 455 |
(二)、東北玉米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試驗地共選點三處,分別位于錦州市高山鎮(zhèn)王家村,面積10畝;黑山縣白家,面積8畝,北鎮(zhèn)市郝屯,面積8畝。
試驗地基本情況:三個試驗點基礎養(yǎng)分情況差異不大,堿解氮、速效鉀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中等,PH偏酸,詳細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示范點基礎養(yǎng)分情況
示范點 | 檢測指標 | ||||
堿解氮(ppm) | 有效磷(ppm) | 速效鉀(ppm) | 有機質(g/kg) | pH | |
錦州市高山鎮(zhèn) | 84 | 55 | 179 | 18.7 | 5.8 |
黑山縣白家 | 86 | 73 | 105 | 20.0 | 5.4 |
北鎮(zhèn)市郝屯 | 63 | 45 | 85 | 11.8 | 6.1 |
試驗處理:玉米BB肥田間示范試驗設計了三個施肥處理:常規(guī)施肥處理(CK)、玉華肥業(yè)52養(yǎng)分BB肥(B)處理、磷肥含30%川恒中聚聚磷酸銨的玉華52養(yǎng)分BB肥(BM)處理。
表2 處理安排、施肥計劃
區(qū)域 | 處理 | 施肥 | 純養(yǎng)分投入(kg/畝) |
錦州市高山鎮(zhèn)王家村 | CK1 | 24-10-12 6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4 P2O5:6.0 K2O:7.2 |
B1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 5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
BM1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添加川恒中聚聚磷酸銨(30% P2O5)替代正磷酸鹽,50kg/畝,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
黑山縣白家 | CK2 | 24-9-10 6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4 P2O5:5.4 K2O:6.0 |
B2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 5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
BM2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添加川恒中聚聚磷酸銨(30% P2O5)替代正磷酸鹽,50kg/畝,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
北鎮(zhèn)市郝屯 | CK3 | 24-10-12 6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B3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 50kg/畝,一次性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
BM3 | 28-12-12 玉華肥業(yè)BB肥,添加川恒中聚聚磷酸銨(30% P2O5)替代正磷酸鹽,50kg/畝,底施,種肥同播 | N:14.0 P2O5:6.0 K2O:6.0 |
2、試驗結果展示
生長指標分析
施用APP處理營養(yǎng)生長期玉米地上部分鮮重更大,長勢更旺,生殖生長期玉米單穗結實率更高,禿尖長更短。CK1-3與B1-3處理相比來看,株高更高、鮮重更大、禿尖長更短。
表3 玉米各生育期株高、鮮重,成熟期玉米禿尖長統(tǒng)計
區(qū)域 | 處理 | 株高(cm) | 鮮重(kg) | 禿尖(mm) |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成熟期 | 苗期 | 拔節(jié)期 | 成熟期 | |||
錦州市高山鎮(zhèn)王家村 | CK1 | 33.0 | 185.0 | 231.0 | 0.23 | 0.94 | 1.31 | 8.4 |
B1 | 27.0 | 194.0 | 239.0 | 0.22 | 1.14 | 1.67 | 5.9 | |
BM1 | 28.0 | 196.0 | 238.0 | 0.21 | 1.12 | 1.77 | 4.2 | |
黑山縣白家 | CK2 | 48.0 | 188.0 | 229.0 | 0.45 | 1.23 | 1.65 | 9.3 |
B2 | 34.0 | 191.0 | 232.0 | 0.26 | 1.27 | 1.82 | 8.8 | |
BM2 | 35.0 | 193.0 | 233.0 | 0.26 | 1.35 | 1.78 | 3.2 | |
北鎮(zhèn)市郝屯,中安 | CK3 | 31.0 | 156.0 | 189.0 | 0.26 | 1.29 | 1.63 | 11.5 |
B3 | 39.0 | 179.0 | 230.0 | 0.35 | 1.49 | 1.89 | 4.4 | |
BM3 | 41.0 | 176.0 | 231.0 | 0.33 | 1.53 | 1.93 | 4.5 |
考種測產(chǎn)
BB肥中磷肥30%用中聚聚磷酸銨替代,每畝聚合磷添加量約1.8kg條件下,BM處理與B處理相比,畝產(chǎn)平均提高8.9%,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含M-APP 的BB肥料施用畝產(chǎn)平均提高18.4%。從畝產(chǎn)構成因素分析,添加M-APP提高玉米穗行數(shù)、百粒重,而穗粒數(shù)沒有明顯差異。
表4 玉米各處理考種、畝產(chǎn)統(tǒng)計
區(qū)域 | 處理 | 穗行數(shù) | 穗粒數(shù) | 百粒重(g) | 單穗粒重(g) | 畝穗數(shù) | 計算畝產(chǎn)(kg) | 統(tǒng)計畝產(chǎn)(kg) |
錦州市高山鎮(zhèn)王家村 | CK1 | 16.2 | 36.0 | 32.2 | 183.7 | 3600.0 | 678 | - |
B1 | 16.4 | 39.5 | 34.1 | 211.2 | 3600.0 | 795 | 788 | |
BM1 | 17.2 | 39.7 | 34.6 | 227.3 | 3600.0 | 849 | 874 | |
黑山縣白家 | CK2 | 16.0 | 38.2 | 31.7 | 191.1 | 3600.0 | 698 | - |
B2 | 16.0 | 38.1 | 31.2 | 188.0 | 3600.0 | 685 | 760 | |
BM2 | 16.4 | 37.4 | 34.3 | 201.3 | 3600.0 | 757 | 852 | |
北鎮(zhèn)市郝屯,中安 | CK3 | 15.4 | 30.7 | 32.7 | 164.4 | 3600.0 | 557 | - |
B3 | 16.2 | 35.9 | 31.5 | 180.5 | 3600.0 | 659 | 725 | |
BM3 | 16.6 | 35.9 | 31.8 | 187.8 | 3600.0 | 682 | 750 |
(三)、東北水稻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選擇兩個試驗點,分別位于遼寧省錦州市青堆子一站農(nóng)場、二站農(nóng)場鐵合金
試驗地基本情況:兩個水稻示范點試驗地堿解氮、速效鉀、有效磷含量中等,土壤酸度大,旱地條件下pH 4.2以下,有機質含量高,粘土質,是典型的東北黑土。
表1 示范地土壤養(yǎng)分基本情況
示范點 | 指標 | ||||
堿解氮(ppm) | 有效磷(ppm) | 速效鉀(ppm) | 有機質(g/kg) | pH | |
青堆子一站農(nóng)場 | 99 | 24 | 146 | 32.1 | 4.2 |
二站農(nóng)場鐵合金 | 110 | 19 | 125 | 33.2 | 4.3 |
處理設計
每個示范點作2個處理組,總共4個重復,詳細處理安排、施肥、純養(yǎng)分投入量統(tǒng)計如下所示:
區(qū)域 | 處理 | 施肥 | 純養(yǎng)分投入(kg/畝) |
青堆子一站農(nóng)場1 | CK1,CK2 | 22-20-15 50kg/畝 天澤,底施 | N:11.0 P2O5:10.0 K2O:7.5 |
B1,B2 | 28-12-12 50kg 不含APP 玉華肥業(yè)BB肥,底施 | N:14.0 P2O5:6.0 K2O:6.0 | |
BM1,BM2 | 28-12-12 50kg 含30% APP 玉華肥業(yè)BB肥,底施 | N:14.0 P2O5:6.0 K2O:6.0 | |
二站農(nóng)場鐵合金 | CK3,CK4 | 28-12-12 50kg,底施 | N:14.0 P2O5:6.0 K2O:6.0 |
B3,B4 | 28-12-12 50kg 不含APP 玉華肥業(yè)BB肥,底施 | N:14.0 P2O5:6.0 K2O:6.0 | |
BM3,BM4 | 28-12-12 50kg 含30% APP 玉華肥業(yè)BB肥,底施 | N:14.0 P2O5:6.0 K2O:6.0 |
表2 處理設計、施肥方案
2、試驗結果展示
根據(jù)考種測產(chǎn)結果,含APP的BB肥處理(BM1-BM4)與不含APP的BB肥處理(B1-B4)相比,平均增產(chǎn)4%(30kg/畝),常規(guī)對照與普通52養(yǎng)分BB肥相比,畝產(chǎn)沒有差異。從畝產(chǎn)構成因素分析增產(chǎn)因素發(fā)現(xiàn),磷肥施用APP顯著增加每畝穗數(shù)和百粒重,但與普通52養(yǎng)分BB肥相比,單穗粒數(shù)要低6粒左右。
表3 各施肥處理考種、測產(chǎn)
區(qū)域 | 處理 | 穗粒數(shù) | 百粒重(g) | 畝穗數(shù) | 計算畝產(chǎn)(kg/畝) | 統(tǒng)計畝產(chǎn)(kg/畝) |
北鎮(zhèn)市一站農(nóng)場1 | CK1 | 200.3 | 1.9 | 195160 | 743 | 723 |
B1 | 192.4 | 2.1 | 183400 | 741 | 730 | |
BM1 | 181.8 | 2.3 | 182980 | 765 | 774 | |
北鎮(zhèn)市一站農(nóng)場2 | CK | 192.3 | 2.1 | 189000 | 763 | 728 |
B2 | 191.0 | 2.1 | 182560 | 732 | 732 | |
BM2 | 184.6 | 2.2 | 188720 | 766 | 765 | |
北鎮(zhèn)市二站農(nóng)場鐵合金1 | CK | 188.4 | 2.1 | 187600 | 742.2 | 751 |
B3 | 185.1 | 2.1 | 185080 | 719.4 | 730 | |
BM3 | 184.0 | 2.3 | 188440 | 797.5 | 779 | |
北鎮(zhèn)市二站農(nóng)場鐵合金2 | CK | 183.4 | 2.2 | 183540 | 740.5 | 733 |
B4 | 191.3 | 2.1 | 187880 | 754.8 | 750 | |
BM4 | 185.7 | 2.1 | 190440 | 742.7 | 735 |
五、川恒低聚APP(18-58-0)與川恒酸性肥料協(xié)同,對新疆棉花、番茄及辣椒生長的影響
(一)、新疆番茄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新疆塔城地區(qū)沙灣縣金溝河鎮(zhèn)洪溝村。
試驗地基本情況:實驗地前茬為棉花,土壤質地主要是沙壤土,耕層土壤呈弱堿性、無鹽害,土壤有機質偏低、氮缺乏、磷中等偏上、鉀豐富;灌溉水偏堿性,其他指標正常。詳見表1
表 1試驗地土壤及灌溉水檢測結果
試驗地 | 檢測指標 | |||||||||
土壤 | 堿解氮 | 有效磷 | 速效鉀 | 全氮 | 全磷 | 全鉀 | pH | 電導率 | 有機質 | 土壤質地 |
ppm | % | ds/m | g/kg | |||||||
48 | 17 | 347 | 0.076 | 0.082 | 2.43 | 7.97 | 0.34 | 14.26 | 沙壤 | |
灌溉水 | 鉀離子 | 鈉離子 | 鈣離子 | 鎂離子 | 氯離子 | 硫酸根離子 | pH | 電導率 | ||
ppm | ds/m | |||||||||
2 | 20 | 67 | 1 | 30 | 無 | 8.02 | 0.67 |
注意:灌溉水為地下水。
試驗材料:醬番茄品種新番8號(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培育),早熟品種,生育期90-95d。
試驗處理:本試驗共設3個處理:高效緩釋聚磷酸銨處理APP;強酸性含聚磷酸銨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處理AF;常規(guī)磷酸一銨對照處理CK,同時各處理配施尿素和硫酸鉀。
表 2 新疆沙灣縣加工醬番茄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處理 | 面積(畝) | 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
AF | 60 | 畝施25.0kg強酸性含聚磷酸銨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6-38-15)、尿素29.0kg、硫酸鉀18kg(50%) |
APP | 60 | 畝施12.5kg聚磷酸銨(18-58-0)、尿素25.0kg、硫酸鉀24.0kg(50%) |
CK | 580 | 畝施31.0kg磷酸一銨(11-57-0)、尿素25.0kg、硫酸鉀24.0kg(50%) |
注:追肥從移栽緩苗后開始,間隔7天左右,收獲前20天停止施肥
2、試驗結果展示
產(chǎn)量及經(jīng)濟效益
掛果情況(總數(shù)量和總重)及植株長勢三個處理間APP的最好,且單株分枝較CK多出1個、較AF多0.7個,單株總掛果數(shù)近85個,較CH多6個、AF多4.7個;但轉色及商品率均是AF最好,具體表現(xiàn)最終商品果畝產(chǎn)AF最高(8.89噸),較APP高500kg(增產(chǎn)率6.1%)、較CK高640kg(增產(chǎn)率7.8%),商品率AF最高(達84.0%)、較CK高近4個百分點、APP高近6個百分點;單果重表現(xiàn)為APP 最高、但AF和CK處理間差異不大。
表 3 新疆2020年醬番茄試驗收獲測產(chǎn)
處理 | 測產(chǎn)統(tǒng)計(測產(chǎn)面積3.33㎡) | 總畝產(chǎn) (kg) | 重量商品率 (%) | 商品畝產(chǎn) (kg) | 收益 (元/畝) | ||||
紅果數(shù)/個 | 綠果數(shù)/個 | 總果數(shù)/個 | 紅果重/kg | 綠果重/kg | |||||
AF | 857.7 | 264.3 | 1122.0 | 44.4 | 8.5 | 10597.9 | 83.9 | 8890.5 | 3734.0 |
APP | 798.0 | 389.0 | 1187.0 | 41.9 | 11.6 | 10701.6 | 78.3 | 8382.3 | 3520.6 |
CK | 796.3 | 307.3 | 1103.7 | 41.2 | 10.0 | 10253.3 | 80.5 | 8250.9 | 3465.4 |
表 4 單株番茄產(chǎn)量指標觀測
處理 | 單株指標(單位:個、kg) | 平均單果重 (g) | |||||
分枝數(shù) | 紅果數(shù) | 綠果數(shù) | 總果數(shù) | 紅果重 | 綠果重 | ||
AF | 8.0 | 61.3 | 18.9 | 80.1 | 3.17 | 0.61 | 51.8 |
APP | 8.7 | 57.0 | 27.8 | 84.8 | 2.99 | 0.83 | 52.5 |
CK | 7.7 | 56.9 | 22.0 | 78.8 | 2.94 | 0.72 | 51.8 |
注意:測產(chǎn)面積內(nèi)實際株數(shù)有13、14、15,為方便比較分析均換算成14株
聚磷酸銨與酸性材料復配而成的強酸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適合新疆番茄種植,較常規(guī)磷酸一銨能顯著促進果實膨大、轉色,進而增加產(chǎn)量(畝產(chǎn)增加近300kg)、提高商品率(提高近3.5個百分點),可以在更廣區(qū)域、更多作物上推廣應用;聚磷酸銨肥效顯著高于常規(guī)磷酸一銨(磷肥使用量節(jié)約達60%),能顯著促進開花及掛果,且肥效更持久、更適合于中晚熟品種推廣施用。
(二)、新疆辣椒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新疆塔城地區(qū)沙灣縣金溝河鎮(zhèn)南干渠村。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前茬為棉花,土壤質地主要是壤土,耕層土壤呈弱堿性、無鹽害,土壤有機質偏低、氮磷鉀均處于高水平,詳見表1
表 1 試驗地土壤及灌溉水檢測結果
堿解氮 | 有效磷 | 速效鉀 | 全氮 | 全磷 | 全鉀 | pH | 電導率 | 有機質 | 土壤質地 |
ppm | % | ds/m | g/kg | ||||||
111 | 50 | 435 | 0.1 | 0.1 | 2.13 | 7.9 | 0.83 | 14.9 | 壤土 |
實驗材料:辣椒品種米粉椒3號,中晚熟品種。
試驗處理:本試驗共設3個處理:高效緩釋聚磷酸銨處理APP;含聚磷酸銨強酸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處理AF;常規(guī)某品牌高磷型水溶肥對照處理CK。同時各處理配施尿素和高鉀型水溶肥。
表 2 新疆沙灣縣辣椒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處理 | 面積(畝) | 全生育期追肥方案 |
AF | 30 | 畝施19.5kg強酸性含聚磷酸銨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6-38-15)、22.0kg尿素、11.0kg高鉀型水溶肥(11-9-30) |
APP | 30 | 畝施11.0kg聚磷酸銨(18-58-0)、20.5kg尿素、18.0kg高鉀型水溶肥(11-9-30) |
CK | 60 | 畝施23.5kg高磷型水溶肥(5-30-15)、22.0kg尿素、12.0kg高鉀型水溶肥(11-9-30) |
注:播種或出苗后開始施肥,間隔7天左右,收獲前15天停止施肥。
2、試驗結果展示
生長指標分析
由表3可知,各時期株高,CK處理明顯最差、AF和APP處理間差異不明顯;辣椒分枝和結果數(shù),APP明顯最好、AF次之、CK 最差;辣椒長度和莖粗,CK顯著最差、AF略好于APP;各時期葉柄測試發(fā)現(xiàn),CK植株磷含量普遍低于APP和AF,而AF 植株磷略高于APP、但彼此間差異不大。
表 3 新疆沙灣縣露醬辣椒不同時期農(nóng)藝指標觀測及植物營養(yǎng)診斷記錄
試驗處理 | 生育期 | 觀測指標 | |||||||
株高 | 分枝 | 結果數(shù) | 果長 | 果莖粗 | 葉柄測試(ppm) | ||||
cm | 個/株 | 個 | cm | 氮 | 磷 | 鉀 | |||
AF | 花果期(7.2) | 65.4 | 8.0 | —— | —— | —— | 8300 | 395 | 4400 |
花果期(7.8) | 69.6 | 7.9 | 12.4 | 17.6 | 3.8 | 6000 | 420 | 3500 | |
轉色期(7.26) | 73.1 | 8.1 | 15.4 | 18.1 | 4.0 | 2300 | 260 | 3100 | |
收獲期(8.27) | 72.8 | 8.3 | 16.0 | 18.5 | 4.1 | —— | —— | —— | |
APP | 花果期(7.2) | 65.8 | 8.9 | —— | —— | —— | 6800 | 275 | 4200 |
花果期(7.8) | 70.1 | 9.0 | 15.7 | 16.3 | 3.4 | 6300 | 390 | 3600 | |
轉色期(7.26) | 74.3 | 9.2 | 16.8 | 17.2 | 3.5 | 2400 | 310 | 2800 | |
收獲期(8.27) | 73.1 | 9.5 | 17.3 | 17.8 | 3.8 | —— | —— | —— | |
CK | 花果期(7.2) | 56.4 | 6.6 | —— | —— | —— | 6600 | 205 | 4200 |
花果期(7.8) | 60.1 | 7.0 | 11.8 | 15.5 | 2.4 | 6200 | 290 | 3200 | |
轉色期(7.26) | 65.2 | 6.8 | 12.9 | 15.8 | 3.0 | 2400 | 190 | 2600 | |
收獲期(8.27) | 64.5 | 7.1 | 13.3 | 16.2 | 3.0 | —— | —— | —— |
考種測產(chǎn)
由表4可見,掛果情況三個處理間聚合磷鉀處理最好、聚磷酸銨處理次之、某品牌高磷對照處理最差,AF處理較對照增產(chǎn)鮮椒近600kg、增產(chǎn)率25.8%,APP處理增產(chǎn)323kg、增產(chǎn)率14.4%。11月份干椒出售平均畝產(chǎn)480公斤、售價9.8元/kg。
綜上,聚磷酸銨與強酸性產(chǎn)品的兼容性較好,利于新疆辣椒增產(chǎn)增收,可以推廣使用。
表 4 新疆2020年醬辣椒試驗收獲測產(chǎn)
處理 | 鮮椒重(kg) | 鮮椒畝產(chǎn)(kg) | 鮮椒畝產(chǎn)較CK(kg) | 增產(chǎn)率(%) |
AF | 13.97 | 2821.70 | 579.20 | 25.8 |
APP | 12.70 | 2565.80 | 323.20 | 14.4 |
CK | 11.10 | 2242.50 | —— | —— |
(三)、新疆棉花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選擇4個試驗點,位于沙灣境內(nèi)。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土壤氮素供給普遍不足(可能與當?shù)貪菜晳T以及長期秸稈還田有關)、磷素和鉀素中等偏上水平(可能與多年重施磷肥有關),且有機質含量低、普遍呈堿性,土質壤土或壤中帶沙、部分地塊含有大小不一的石頭,詳見表1。
表 1 各試驗地土壤基礎肥力檢測
試驗地 | 檢測指標 | 備注 | ||||||||
堿解氮 | 有效磷 | 速效鉀 | 全氮 | 全磷 | 全鉀 | 有機質 | pH | 電導率 | ||
ppm | ppm | ppm | % | % | % | g/kg | ds/m | |||
葛洪山 | 96 | 18 | 233 | 0.09 | 0.09 | 2.07 | 13.9 | 7.9 | 1.92 | 沙壤土 |
張虎堂 | 45 | 30 | 203 | 0.05 | 0.06 | 2.28 | 8.2 | 8.0 | 0.24 | 砂石土 |
張彬堂 | 41 | 32 | 206 | 0.06 | 0.08 | 2.22 | 9.9 | 8.2 | 0.28 | 壤土 |
張學廷 | 54 | 23 | 159 | 0.09 | 0.08 | 2.57 | 15.1 | 8.3 | 0.15 | 壤土 |
處理設計:設計3個不同磷肥追肥方案處理,高效緩釋聚磷酸銨處理APP(10-11kg/畝)、含聚磷酸銨的強酸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處理AF(20-25kg/畝)、其他常用磷肥對照處理CK(25-30kg/畝),同時各處理配施氮肥和鉀肥。
表 2 北疆沙灣縣棉花聚磷酸銨試驗各地塊各處理追肥計劃表(kg/畝)
滴水次序 | 滴水時間 | 生育期 | 聚磷酸銨-APP | 含APP的強酸高磷-AF | 對照處理-CK | ||||||
尿素 | APP | 高鉀肥 0-17-35 | 尿素 | 聚合磷鉀 | 高鉀肥 0-17-35 | 尿素 | 高磷肥帝溉 | 鉀肥 | |||
18-58-0 | 6-38-15 | 如4-36-19 | |||||||||
出苗水 | 4月中、下旬 | 播種、出苗 | 0 | 0.5 | 0 | 0 | 1.0 | 0 | 0 | 1.0 | 0 |
頭水 | 5月底~6月初 | 苗期、蕾期 | 1-2 | 1 | 0 | 2-3 | 1.5 | 0 | 3 | 2.0 | 0 |
二水 | 6月中旬 | 蕾期 | 2-3 | 2 | 1 | 3-4 | 2.0 | 0 | 4 | 3.0 | 0 |
三水 | 6月底 | 3-4 | 2 | 1 | 3-4 | 3.0 | 0 | 4 | 3.0 | 0 | |
四水 | 7月上旬 | 花鈴期 | 5 | 2 | 2 | 5-6 | 4.0 | 0 | 5-6 | 4.0 | 0 |
五水 | 7月中旬 | 7 | 1 | 3 | 7 | 4.0 | 0 | 7 | 5.0 | 0 | |
六水 | 7月下旬 | 6-7 | 1 | 3 | 6-7 | 4.0 | 0 | 6-7 | 5.0 | 0 | |
七水 | 7月底 | 4-5 | 1 | 3 | 4-5 | 3.0 | 1 | 4-5 | 4.0 | 1 | |
八水 | 8月上旬 | 2 | 0 | 2 | 2 | 2 | 1 | 2 | 2 | 1 | |
九水 | 8月中旬 | 視情況,補清水或盡量少給水肥 | |||||||||
…… | 9、10月 | 吐絮期 | |||||||||
合計 用量 | 全程 | 30-35 | 10 | 15 | 32-38 | 25 | 2 | 35-38 | 30 | 2 |
2、試驗結果展示
農(nóng)藝指標及產(chǎn)量
由表4可見,各試驗聚合磷鉀處理畝產(chǎn)均顯著高于其他兩個處理(平均高出70kg左右),聚磷酸銨和常規(guī)肥帝溉處理彼此間差異不大;衣分,今年普遍高于去年(可能是今年積溫高、生長期長、成熟度高),不同試驗間差異較大(可能與品種和區(qū)域小氣溫有關),同一試驗地不同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保苗數(shù)、果枝苔數(shù)、總桃數(shù)、雙鈴率、有效桃數(shù)基本均是聚合磷鉀或聚磷酸銨處理最高;單鈴重各處理間(除大泉張學廷聚合磷鉀顯著高)普遍無明顯差異。
表 4 成熟期各地塊不同處理棉花主要農(nóng)藝指標及產(chǎn)量
試驗地 | 處理 | 株數(shù) | 果枝 臺數(shù) | 果枝數(shù) (個/株) | 總桃數(shù) | 雙鈴率 | 有效 桃數(shù) | 吐絮數(shù) | 重量 (g) | 單鈴重 (g) | 株高 (cm) | 衣分 (%) | 預估畝產(chǎn)(kg) |
大泉二隊張學廷 | APP | 45.0 | 223 | 5.0 | 229 | 6.0 | 204 | 197.3 | 990 | 5.0 | 71.8 | 48.8 | 340 |
AF | 51.7 | 262 | 5.2 | 265 | 3.0 | 202 | 199.0 | 1211 | 6.1 | 68.9 | 48.2 | 408 | |
CK | 45.0 | 209 | 4.7 | 213 | 3.7 | 200 | 200.0 | 990 | 5.0 | 64.7 | 49.0 | 329 | |
均值 | 47.2 | 231 | 5.0 | 236 | 4.2 | 202 | 198.8 | 1064 | 5.4 | 68.5 | 48.7 | 359 | |
都塘區(qū)張彬堂 | APP | 39.0 | 229 | 5.9 | 260 | 31.0 | 222 | 219.7 | 1184 | 5.4 | 63.3 | 46.4 | 397 |
AF | 39.3 | 244 | 6.3 | 280.3 | 36.3 | 275 | 217.3 | 1178 | 5.4 | 61.5 | 45.7 | 491 | |
CK | 38.7 | 221 | 5.7 | 244.3 | 23.0 | 236 | 207.0 | 1123 | 5.5 | 62.2 | 45.2 | 428. | |
均值 | 39.0 | 232 | 6.0 | 261.7 | 30.1 | 244 | 214.7 | 1162 | 5.4 | 62.3 | 45.8 | 439 | |
奎屯區(qū)葛洪山 | APP | 44.0 | 245 | 5.6 | 253.3 | 8.0 | 249 | 238.7 | 1281 | 5.4 | 85.2 | 46.6 | 447 |
AF | 41.7 | 270 | 6.5 | 285.3 | 15.0 | 283 | 262.7 | 1417 | 5.4 | 85.8 | 46.9 | 510 | |
CK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0 | 0.0 | 0.0 | 0.0 | |
均值 | 42.8 | 258 | 6.0 | 269.3 | 11.5 | 266 | 250.7 | 1349 | 5.4 | 85.5 | 46.7 | 478 | |
安集海張武堂 | APP | 43.3 | 219 | 5.0 | 226.0 | 7.0 | 221 | 200.0 | 978 | 4.9 | 56.6 | 49.3 | 359 |
AF | 43.3 | 228 | 5.3 | 230.0 | 2.3 | 224 | 209.3 | 974 | 4.6 | 61.1 | 49.2 | 348 | |
CK | 39.7 | 192 | 4.9 | 199.7 | 7.7 | 191 | 179.7 | 886 | 4.9 | 55.9 | 48.9 | 314 | |
均值 | 42.1 | 213 | 5.1 | 218.6 | 5.7 | 212 | 196.3 | 946 | 4.8 | 57.9 | 49.2 | 340 |
六、川恒含聚磷酸銨的“聚合1號”系列肥料在華南地區(qū)的示范試
推廣區(qū)域及作物 | 推廣 地塊 | 主要試驗結果 |
四川丹棱大雅柑 | 1 | 施用含聚磷酸銨的25-15-10、17-17-17、12-8-30系列肥料可以顯著增加葉片厚度,提高葉片重量,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柑橘產(chǎn)量(相比于對照組,示范組每畝增產(chǎn)32.1kg,增幅為0.8%),節(jié)約成本,為農(nóng)戶帶來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 |
廣東樂昌三華李 | 3 | 施用含聚磷酸銨的17-17-17、15-10-25系列肥料,能夠顯著提高三華李大果數(shù)量,增產(chǎn)增收(增產(chǎn)5.4%),主要是由于聚磷酸銨的緩釋長效性,提高作物對磷的吸收利用,提高膨果前期果實中的細胞數(shù)量,為中后期果實膨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
廣東樂昌奈李 | 2 | 施用含聚磷酸銨的17-17-17、15-10-25系列肥料,奈李掛果數(shù)量與常規(guī)施肥無顯著差異,但是單株產(chǎn)量比常規(guī)施肥高4kg,每畝增產(chǎn)120kg,使用聚合1號系列奈李大果量要多于常規(guī)施肥。 |
廣東清遠香蕉 | 2 | 施用含聚磷酸銨的17-17-17、15-10-25系列肥料在苗期,聚磷酸銨硝鉀肥能夠顯著促進香蕉幼苗期的生長,主要體現(xiàn)在增加了株高、莖粗,從而為香蕉高產(chǎn)提供保障,相比于其他國產(chǎn)肥能夠有效提高香蕉產(chǎn)量,增加農(nóng)戶經(jīng)濟效益。 |
廣東長來鎮(zhèn)香芋 | 2 | 施用川恒15-10-25后,其植株長勢顯著優(yōu)于對照處理組,為后期增產(chǎn)提供了基礎,產(chǎn)量(畝產(chǎn)增加296.4kg/畝)及經(jīng)濟效益均增加。 |
四川什邡生姜 | 2 | 施用川恒12-18-18,15-10-25能夠有效促進姜苗的生長,為后期生姜植株及塊莖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相比于常規(guī)復合肥,畝產(chǎn)增加131-233kg,增幅達6.9%-9%。 |